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官和商的合作虽然皙时缓和了外部压力,但是企业内部引进了封建势力,同样又发生了许多困难。政府的贷款利

更新时间:2023-02-04 17:38:35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官和商的合作虽然皙时缓和了外部压力,但是企业内部引进了封建势力,同样又发生了许多困难。政府的贷款利率极高,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高利贷;企业得到的减税、免税、专利等特权,要以承担苛重的封建性义务作为代价;一批寄生虫官僚,硬被安插在企业各级机构里,贪污舞弊,无所不为。官督商办把官和商两种不同的力量揉合在一个企业里,两者的矛盾,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

—摘自戴逸《洋务运动历史试论》

材料三  19 世纪70 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合法地位,直到 1898  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材料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分析洋务派开办民用工业的方式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3)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业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4)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一方面,可以使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具有一定的抵抗外来竞争的能力、避免苛捐杂税(厘金)的盘剥、应付官吏豪绅的勒索。另一方面,官府高利贷的盘剥、各种封建义务、封建官吏对企业经营控制和营私舞弊不利于近代工业的正常发展。” (封建政府)和”(民族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3)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绵,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限制。   (4)①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进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②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经济基础。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只要答出2条)

点击查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主要考查你对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的理解。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影响: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逐步壮大,这就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的代表——维新派站在救亡图存的前列,登上历史舞台。(3)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1)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①获得较快发展的原因: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②概况: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经济日益萎缩。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抗战爆发后,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毁灭,历尽艰险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他们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对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在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 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需要,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重庆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就近三分之一,炼铁厂停产超过四分之三。民族工业萎缩的原因: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的压榨。 (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①原因: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②表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3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6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企业内部   封建   如下图   势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