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53年国家进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是怎样实现对农业改造的? (2)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率先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在当时有什么重要意义? (3)到80年代中后期,农村改革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的集体所有制。(2)包产到户的主要原因: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或集中经营管理,平均主义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得分)。重要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点击查看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我国建国后在农村进行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基础知识难度较小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经历了一.....”主要考查你对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考点的理解。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来源、作用:
1、来源: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 2、作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3、性质:兼具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
全国解放前夕,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占资本主义经济的80%,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固定资产的80%。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拥有291个工矿企业,掌握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的33%,电力的67%。官僚资本不仅控制重工业,而且还控制了轻工业生产,控制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业等。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194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没收官僚资本”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到1949年底,全国共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2858个,银行二千四百多家。这些企业共拥有职工一百二十九万多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3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6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