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班学生做的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泉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

更新时间:2023-02-04 17:15:15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下面是某班学生做的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阅读后,回答问题。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泉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西方模式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 ……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

——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

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苏联模式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四:中国的探索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重重困难之中,人们渴望着一股强劲的新风,吹散笼罩在前进道路上的浓重迷雾,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严峻的现实和美好的理想需要所有中国人对这个重要命题做出回答,正在穿越历史三峡的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出现。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根据所学说明“中国航船期待新的领航者”是怎样出现的?其为现代化建设提出哪些创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贵君轻).(2)15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大。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3)单一公有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需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调控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4)结束文革,邓小平恢复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点击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下面是某班学生做的一个关于世界历史.....”主要考查你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考点的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计划经济体制: 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2)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1)提出:南方谈话(2)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基本框架确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4)理论进一步完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5)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3、历史意义:(1)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南方谈话节选: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15: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3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统   中国   模式   几千年   内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