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材料一图四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试点的报道材料二 1

更新时间:2023-02-04 17:11:58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四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试点的报道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 645 1 132 57.5 67.7 2006 218 071 39 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1)图一中安徽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为什么要冒死签下这份合同?(2)结合材料一,说明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3)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文革”结束后,“左”倾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两个凡是”使人们不敢冲破禁区。(2)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和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

点击查看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解答第(1)问主要从小岗生产队签协议时的背景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综合四幅图反映的改革进程,归纳其逐步推进深化的特点。第(3)问联系所学关于解放思想的史实进行说明。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主要考查你对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的理解。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的停滞,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必要性)。2)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可能性)。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可能性)。2、内容:思想方面 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 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政治方面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方面 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 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3、意义: 这次会议确实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它为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而成为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1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3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