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材料一:2011年7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定不移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发展史。90年来,我们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材料二: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其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正是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和现状以及更好地反腐败做出的应对。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世界的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最有效 的反腐败措施。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政府在“制度反腐”理念基调下展开廉政风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腐败要创新体制,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点击查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材料一:2011年7月24日.....”主要考查你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的理解。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09: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2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