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并回答问题。图1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

更新时间:2023-02-04 17:03:34 阅读: 评论:0

题文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并回答问题。(11分) (1)图1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                     。(2)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存在           、                              等社会经济问题。(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①对生物:                                                           ;②对降水:                                                           ;③对气温:                                  ;④对地下水:                                                        。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 (2)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3)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点击查看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影响。(1)图示反映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2)1950年G城市已经为大城市,即人口超过50万,判断为①线,根据①线反映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逆城市化现象;从逆城市化的原因分析。(3)考查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生物:由于城市化改变了地面状况:城市水泥、沥青地面改变了植被地,从而使生物栖息地缩小,影响生物多样性。对降水:由于热岛效益,及城市上空灰尘多,故降水增多;对气温的影响:从热岛效益分析。对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地面状况的变化,使下渗减少,故地下水减少。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并.....”主要考查你对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考点的理解。

城市化的表现及标志

城市化的概念、含义和标志:

表现:原有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新设了一大批市镇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7:0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27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