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

更新时间:2023-02-04 16:53:21 阅读: 评论:0

题文

材料一: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材料二: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世博会吸引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区域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深化着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思索。世博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未停止过思索的脚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现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反思了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是如何体现认识的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上海世博会为顺应这一潮流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低碳世博”的理念指导下,上海市打造出了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世博会自诞生以来,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现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反思了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世博会自诞生以来直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直深化着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思索,体现出人类认识随实践发展而无限发展。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世博会是展示台:世博会吸引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区域文明。

点击查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材料一: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主要考查你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考点的理解。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认识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即人)对客体(即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把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等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5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52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世博   理念   成了   低碳   提出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