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

更新时间:2023-02-04 16:37:29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材料二:“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盛宣怀奏请开办"德律风"业务的奏折(《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材料三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经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讯的特点。(6分)(2)材料二中的“德律风”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变化的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讯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6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原因:①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推动;④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答出3点即得满分,总分不超过6分)(3)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工作方式发生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③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④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⑤利用通讯技术犯罪(欺诈、虚假消息、信息泄露、散布谣言等)。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满分不超过10分)

点击查看从粮票到其他票证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以必修二的课标为依托。(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通讯技术的进步:采用电报、电话、计算机网络等媒体传输系统实现上述媒体信息传输的过程。盛宣怀奏请开办"德律风"业务的奏折很多试题写成李鸿章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百度上搜盛宣怀奏请开办"德律风"业务的奏折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大唐.....”主要考查你对 [从粮票到其他票证 ]考点的理解。

从粮票到其他票证

我国实行粮票等票证供应:1、主要原因:建国初期,我国由于生产力低下,百废待兴,粮食生产和供应矛盾十分突出,吃饭成了我国人民的第一件大事。为了平抑市场价格,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党和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了计划经营。2、目的:稳定市场和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粮票:为1955年~199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粮食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票证。粮票为供给制制下的主要票证之一,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面额有半两(很少)、壹两、贰两、伍两、壹斤、贰斤、拾斤,甚至百斤、千斤(很少)的.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从此粮票完全进入流通领域。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3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9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盛时   大唐   水路   一万   千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