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当前,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阅读材料

更新时间:2023-02-04 16:36:21 阅读: 评论:0

题文

实现我国2010年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当前,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某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变化状况

注: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人均CDP达到1600美元,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应占20%。目前山东人均GDP为 3000美元,而居民文化消费在个人消费中仅占7.33%。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要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引导和促进汽车合理消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消费,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型消费。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请就如何提高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我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哲学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相对于2002年,2009年某地城镇居民无论是文化消费支出还是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山东文化消费与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应当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提高文化消费水平。(2)①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要想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所以要扩大国内需求就必须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家庭收入,这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最直接的因素。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预期。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农民的补贴,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消费水平。⑤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3)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政策,充分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出现的特殊情况,国家及时出台了相应的、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我们要重视内因。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要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所以应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

点击查看联系的普遍性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实现我国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查你对 [联系的普遍性 ]考点的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理解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普遍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区别内容 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地位 “怎么样”是第二位的问题 “是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联系 ①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不可分割

联系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之一。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 (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3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9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