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以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材料二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并为本次展览拟定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种传媒发展速度,哪种最快?说明了什么问题?并根据材料分析瓦联网的普及是否影响了其他传媒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图1报刊、图2电影、图3电视、图4互联网。标题: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变迁(精神的来源——大众传媒的变迁)等。(2)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讯事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了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3)到图书馆查询、互联网查询、书面问卷调查、民间访谈等。
点击查看报刊业走向繁荣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主要考查你对 [报刊业走向繁荣 ]考点的理解。
报刊业走向繁荣
报刊业走向繁荣的历程:
报刊的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2)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3)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4)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发展的原因:①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②外因: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特点: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①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②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关报成了新闻传媒的主体,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③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④它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之巨已有别于传统社会。 (3)影响: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3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8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