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

更新时间:2023-02-04 16:33:01 阅读: 评论:0

题文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0.310.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种植业比例----+---林业比例-+●-+●●●牧业比例++++-+-●●+渔业比例+++++++●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36.335.1956.9520.916.3714.4552.05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2分)(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__________(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4分)(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_________(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______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2分)(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______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3分)(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_________ 业、业为主(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略(2分)(作图要求:包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四省区全对得2分,作对2~3个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低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 高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4分)(3)大于 下降(2分)(4)沼泽(1分)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任答二点,得2分)(5)种植 畜牧(2分

点击查看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东中西部的范围。东部地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绘制。(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量低;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所以人均谷物产量大。(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下降趋势。(4)本题考查湿地可持续发展。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降解污染,净化水中的染污物的作用。图示A区域为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大。(5)图中山脉为大兴安岭,东侧为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西侧为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资料料.....”主要考查你对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的理解。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图: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持续服务。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的改进等,可以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2、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碳循环等发生改变。

3、对土壤的影响:侵蚀速度加快;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的人为原因:片面追求扩大灌溉面积,采取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加,蒸发作用把水中的矿物质留在土壤表层,从而土壤盐渍化 4、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

问题 主要分布地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地形坡度大或土质疏松等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开矿等  治理的措施是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地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制度等 干旱缺水问题  华北、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西北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降水稀少 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等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 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等 不合理的灌溉及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引淡淋盐;生物措施;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 ②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 ③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 ④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 ⑤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 ⑥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①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②黄土高原和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③黄淮海平原旱涝、风沙、盐碱的治理问题;④南方红壤土地的治理和改造,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⑤东北森林、沼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⑥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治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3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79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料   十一五   定了   东部地区   区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