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任何国家

更新时间:2023-02-04 16:05:24 阅读: 评论:0

题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纤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占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冷战以后世界多极格局的经济基础。

——摘自吴季松《知识经济》

  材料二:目前已在开展的通迅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共同的人类共性以及对未来的共同关切和希望。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有的人能利用新技术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有的人则由于贫困或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不能这样做。如果各国政府和整个社会不能提高对教育的承诺,这一分化势必将进一步扩大。

——摘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前言》

  材料三:美国对发展科技的投资的绝对值一直居世界首位。……1989年达到1323.5亿美元,超过英、法、日、西德四国的总和……(美国)平均每年引进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类人才约6000~11500人,70%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据统计,1982年全美69万科研人员中,1/3是从国外引进的。……(1980年)日本“咨询—产业结构审议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日本政府采纳和使用这一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5年)欧共体12国与奥地利、芬兰、挪威、瑞典、瑞士在巴黎举行部长级会议,宣布“尤里卡计划”(一项泛欧高科技合作研究计划)诞生……显示了西欧在尖端技术和政治上争取对美独立地位的意图,也是西欧联合起来改变西欧高技术相对落后于美、日的重大步骤。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四:部分国家高等教育入学情况比较表

——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三、四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持其经济优势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四则材料指出当前国际经济领域竞争的焦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依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尖端科技的)究开发。(2)竞年的焦点是科技与人才。(3)发展中国家只有努力发展本国的教育,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依附地位。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策调整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主要考查你对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策调整 ]考点的理解。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政策调整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国家  模式  特点  内容  结果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①1945—1979年: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模式形成),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国有化和福利制度 ②1979年后撒切尔政府 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  ①扩大国有经济成分  ②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 ③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1990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联邦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②实现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开  60年代中期,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日本  政府主导型经济  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经济  ①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  ③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1987年,日本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战后联邦德国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1、内部原因: ①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局势比较稳定; ③实行非军事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⑤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2、外部原因:  ①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②马歇尔计划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1、内部原因:  ①战后日本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日本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外部原因:  美国的经济扶持,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我国可以从联邦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经济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1、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 3、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 4、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5、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6、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0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38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材料   为例   世界经济   所学   仅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