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

更新时间:2023-02-04 16:05:22 阅读: 评论:0

题文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我看到数百万人民,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罗斯福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需投资约4万亿元。

——2008年11月新华网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经济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导致数千万人处于贫困当中。措施: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等。(2)相似之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或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等。共同特点: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目的: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严重而造成的社会动乱。(4)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应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主要考查你对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考点的理解。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新经济”的“新”:

1、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美国的“新经济”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社会财富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2、“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3、“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第三产业的兴起:1、主要原因: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2、主要表现: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部门;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物质生产部门。3、主要作用: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美国的新经济: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背景:克林顿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成功 3、具体措施: ①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②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③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4、成就:  ①经济持续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 ②巨额财政赤字消失  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在逐年走低 5、局限性:   克林顿政府的确创造了经济 扩张的奇迹,但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左右着国家政策,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

美国“新经济”: 战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暂时摆脱了三十年代那种严重的大萧条局面,但由于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对社会需求进行管理的政策,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又出现新的危机,即“滞胀”(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由此走向没落。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利用供应学派理论,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美国逐步从“滞胀”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然而,好景不长,1987年10月19日,美国迎来其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遭到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危机迫使里根政府在第二任期内调整经济政策,转而用增加税收、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实际上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的主张。老布什上任后基本延续里根时期的经济政策,然而由于其任期内发动了第一次伊拉克战争,因此经济调整后的效果并未显现出来。1992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实施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借助以往历届政府的产业调整和新“知识经济”出现的优势,美国经济真正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这就是美国“新经济”。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6:0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43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