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确定课题→提出设想→搜集、处

更新时间:2023-02-04 15:29:50 阅读: 评论:0

题文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确定课题→提出设想→搜集、处理材料→形成结论→拓展应用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0.7降水量(mm)3.37.39.143.233.354.5247.3166.848.926.226.03.5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拓展应用: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①干旱、半干旱(缺水);②沙漠(荒漠、黄土)广布;③植被稀疏。 (2)冷锋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劲;吹扬沙尘并随锋面移动。(3)春季。①多大风天气;②气温回升快;③降水稀少。 (4)①提供图像数据资料;②跟踪监测、预报等。

点击查看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考查你对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考点的理解。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景观特征: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 荒漠改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水资源比较缺陷乏,改造难度大。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其实质是类似于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因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这些荒漠的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 (2)荒漠化的发展 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其中与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为严重 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周围,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等地,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或者扇缘植被缺乏水原而生长衰退,加上樵柴破绿洲周围的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等地 近年来,在工矿开展、居成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造成荒漠化发展迅速。这种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邻过城镇或者在矿开发区,面积小而分散,但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危害较大。相参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等 2.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4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