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D.长江、渭河、淮河、

更新时间:2023-02-04 15:29:16 阅读: 评论:0

题文

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四指A.长江、黄河、淮河、海河B.长江、汉江、黄河、淮河C.长江、通天河、大渡河、黄河D.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

点击查看产业转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东、中、西三条线调水线路,由南向北跨流域调水,即“三纵”。工程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即“四横”。通过构建“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实现我国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所以A对。B、C、D错。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主要考查你对 [产业转移 ]考点的理解。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分析如下:

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的影响: 1.产业结构与经济水平的关系 (1)经济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知识、人才密集,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优势明显,第三产业比重高。 (2)经济欠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差,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大。 (3)一般来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基本产业结构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

微笑曲线: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9: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40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淮河   长江   黄河   通天河   渭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