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 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

更新时间:2023-02-04 15:28:12 阅读: 评论:0

题文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4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7万吨, 1860年增至380万吨,产量超过了法、德、美三国总和的一倍。(1)1740—1860年英国生铁产量为何增长如此迅猛?(2分)材料二:1860—1913年,美国生铁产量由84万吨增至3140万吨,钢产量由1.2万吨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2)1860—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钢铁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什么问题?(3分)材料三: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为15.8万吨,1957年增至535万吨,1958年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仅有800万吨。(3)1949—1957年,我国钢产量迅猛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957—1958年,我国钢产量为什么差不多翻了一番?1949年以来我国钢产量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4)1949—1958年我国钢产量的急剧增加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模式?(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赞成派:材料一、三;反对派:材料二、四。(2分)举措:颁行均田制、俸禄制、革除旧俗等。(任举两点即可得分)(4分)(2)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是由于“汉化”政策。(2分)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4分)观点二: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等。(4分)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在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中,钢铁发挥了重要作.....”主要考查你对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考点的理解。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②初步形成: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3、影响: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是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产品的原料也要来自于世界各地。所以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运输条件,使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3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万吨   材料   生铁   英国   世界经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