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B.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C.美苏关系的缓和D.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
斯大林模式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注意时间“1932年”,正值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失业人数激增;而苏联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1932年完成“一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这成为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的主要原因。故选A。B项说法明显错误,1932年罗斯福刚上台;C项说法错误,美苏关系缓和是在二战期间;D项明显错误。点评: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逐渐的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通过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并未波及到苏联,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发展,因而吸引到更多的外国人包括美国人移居苏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主要考查你对 [斯大林模式 ]考点的理解。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2)消极影响: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30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