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
斯大林模式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A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英美则是从轻工业开始,故①正确。苏联的工业化是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保证多投资多积累,而西方则主要靠私人积累,故②正确,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有,可以算不同;④则是两者的共同点评:这类题目最好用排除法来做,只要确定一个错误的结论即可。苏联工业化既有积极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本题那它和英美工业化相比较,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主要考查你对 [斯大林模式 ]考点的理解。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2)消极影响: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3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