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

更新时间:2023-02-04 15:24:35 阅读: 评论:0

题文

(15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     ——罗林斯编《合作共和国: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法》(1)  材料一中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成立的背景有哪些? (2分)为什么说它“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3分)材料二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2)材料二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4分)材料三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但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2010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成为公众关注的亮点。(3)从体制的角度说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结合材料,分析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理念有何变化?(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背景:美国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2分)原因: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3分)(2)角度: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2分)分析合理性: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1分)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1分)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成为世界强国。(1分)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1分)(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3)原因: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理念:从单纯重视经济增长到既重视经济增长又关注民生;重视发展方式,强调科学发展; (2分)

斯大林模式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5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确保经济.....”主要考查你对 [斯大林模式 ]考点的理解。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主要特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2)消极影响: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对其他国家:第二次世界大会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2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2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