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左宗棠材料二 左宗棠下令“抚辑流亡,疏销积水,修葺城堡,并派各营分驻其间,以资照护;战争余暇,即令士卒持锄梨开渠引水,从事耕种,树艺谷桑,种植蔬菜,以充军粮”;“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至省费节劳,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左宗棠还在乌鲁木齐开设书局,刊印书籍。据统计,截至1880年5月左宗棠共兴建义塾三十七处。——选自《左文襄公全集》、《新疆图志》(1)根据材料一,左宗棠是如何看待新疆的战略地位的?(6分)(2)要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在新疆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意义。(9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清朝的安危。(6分)(2)措施:安抚流民,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建议在新疆设行省和郡县;刊印书籍,兴办义塾。(6分)意义: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对新疆的有效管辖,推动了新疆近代教育事业的进程。(3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本小问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强调新疆的物产资源——粮、瓜果、畜牧、矿藏等,后半部分强调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从蒙古对京师的拱卫作用入手,指出新疆关系到蒙古,而蒙古关系到京师。(2)将材料二划分层次,左宗棠在新疆的措施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抚辑流亡……派各营分驻其间……令士卒持锄梨开渠引水”即安抚流民,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政治上设行省改郡县;文化上,开设书局,印刷书籍,兴建义塾。意义对应措施分析即可。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天山.....”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1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1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