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材料

更新时间:2023-02-04 15:19:30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材料一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1863年(同治2年)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1871年(同治10年)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1872年(同治11年)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11月设轮船招商局1880年(光绪6年)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1889年(光绪15年)致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1894年(光绪20年)被赏戴了三眼花翎,因为黄海战败,又被拔去了三眼花翎1895年(光绪21年)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24年)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1901年(光绪27年)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材料二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只能是屈侮外交。对此,李鸿章一清二楚,……国力衰竭,非李鸿章一人所能左右,……必要时委屈将就忍小忿而图远谋,力保和局,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和出发点。——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要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却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而有人从某种卑劣的目的出发,却不自觉地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种瓜得豆”,即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一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时,既要看到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所发生的影响;又不能完全忽视该历史人物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观动机。——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与奠基人”。(6 分)(2)根据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就李鸿章“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这一观点阐述你的看法。(9 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军事上: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经济上:引进西方机器及管理,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教育上: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每点2分,共6分)(2)材料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其历史活动的当时和后世影响,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从客观历史背景看,其外交行为是是清政府的委派;丧权辱国条约签订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朽,国力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落后。(2分)主观上来看,他签订条约,力保和局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以变法图强。(2分)客观效果来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国土,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造成了中国的近代的落后。(2分)因此,从李鸿章外交行为的客观效果上讲李鸿章是卖国贼,但是从其外交行为的背景和主观目的上看,不能将李鸿章定性为卖国,其外交行为具有误国的内涵。(3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事上: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经济上:引进西方机器及管理,修筑铁路,创办民用工业,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教育上: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培养洋务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背景、影响来概括。主要观点是“评价历史人物既要看其历史活动的当时和后世影响,又不能忽视历史人物活动的主观动机”。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1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1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