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30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发展,在延续本身的传统、显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的共同进步。请根据分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A组:孔子和董仲舒 B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C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D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E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F组: 毛泽东和邓小平(1)A组人物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4分)(2)与A组人物相比,B组人物的思想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4分)(3)指出C、D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他们的指导思想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4)促使E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5)F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8分)(6)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2分)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分)(2)B组人物对传统儒学提出了批判(出现反传统思想)(2分)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3)C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D组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C组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D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2分)两组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分)(4)改良和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2分)(5)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4分)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4分)(6)全盘西化不行,全盘传统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此题虽然问题比较多,但是难度不大,都是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考查。(1)孔子和董仲舒的主要贡献要从他们的主要活动方面进行分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创立了儒家学派,为后世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董仲舒则是在汉代初年创造性的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新儒学。为儒学增加了新的内涵。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接受,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B组人物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这样的思想是适应了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封建制度进入衰落阶段的在思想上的反应。(3)CD两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涉及到不同的方面。C组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兴办了一大批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组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梁启超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但是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4)李大钊和陈独秀由向西方学习转而向俄国学习,主要是原因在于向西方学习不管是学习技术还是学习制度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新的探索。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5)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贡献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6)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0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千百年的.....”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1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30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