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而不学无术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三 “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意大利 弗吉里奥(1349—1420)材料四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2分)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1分)(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教育思想?(1分)这种思想与材料一中反映的教育思想有何区别?(2分)(3)材料三反映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当时什么主题思想?(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教育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3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以及在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设立太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分)目的: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1分)(2)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1分)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材料一的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2分)(3)人文主义(1分)。中世纪教育为基督教会所控制,教育处于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思想束缚;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影响;(3分)(4)宗旨:坚持国民民主精神教育。(1分)进步性:教育内容抛弃了封建伦理纲常(或儒家经书);教学内容全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1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依据材料中“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可知汉代设立太学,结合所学关于太学的相关知识,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依据材料中“则英俊宜可得矣”、“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并结合所学知识,设立太学的目的是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2)依据材料中“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让人认识自己的美德。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教育的目的进行分析,苏格拉底的教育观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服务于社会;材料一的教育思想是为维护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而服务。(3)依据材料中“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材料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出处“意大利 弗吉里奥(1349—1420)”,可以看出当时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背景回答问题,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思想束缚;中世纪教育为基督教会所控制,教育处于宗教神学的桎梏之下;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影响。(4)依据材料中“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是坚持国民民主精神教育;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中“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由此可以看出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内容上抛弃旧有的封建伦理纲常、儒家经书,教学内容全面,注重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学。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1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9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