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

更新时间:2023-02-04 15:05:56 阅读: 评论:0

题文

(10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东西方先哲,面对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都设计了治世良方,以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主张建立的社会秩序的特点。简要分析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社会背景。(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家方案。你是怎样看待柏拉图《理想国》这一的设计方案的?(3分)(3)材料三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途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治国主张的相同点以及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治国理念的不同点?(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特点: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答礼乐文明亦可)和注重德治。(2分)背景: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礼崩乐坏”。(1分)(2)方案:国家应由哲学家治理国家,武士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和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组成,三者各尽其德,各守其责(1分)评价:《理想国》中表达的真知统治权力、国家的目的是实现政治正义与社会和谐的理念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局限是过于理想化,对人性的贪婪估计不足。(2分)(3)途径:追求正义(公平),实行法治。(2分)。相同: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1分)不同:孔子主张人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1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原因主要从春秋末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来回答。第(2)问,柏拉图的方案结合所学即可。对柏拉图方案的评价要一分为二,要客观全面。第(3)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途径根据材料即可得出。概括孔子与柏拉图治国主张的相同点以及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治国理念的不同点,主要从如何治理国家这个角度来回答。孔子主张人治,亚里士多德主张法治。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0分)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古代.....”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5:0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8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