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

更新时间:2023-02-04 14:59:12 阅读: 评论:0

题文

材料一: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材料二: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指出“延期讨论”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表一“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会议赞成反对弃权缺席总票数赞成百分比1951年六届37114860611952年42711060701954年4410246731955年42126060701956年47248079601957年48277082591958年44289081541959年44299082541960年42342219942材料三:表二 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会议通过反对弃权1961年十六届3848301962年4256111963年4157121964年4057131965年4747201966年4657201967年4558171968年4458231969年4856211970年5149251971年763517材料四: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请完成:(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为什么没有实现?(3分)(2)材料二中“中国侵略朝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表一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分析下降的原因。(5分)(3)表二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2)“中国侵略朝鲜”是美国对中国的诬蔑。抗美援朝是为了打击美国对朝鲜的侵略并保卫中国。表一中反映出美国的支持率从1956年开始下降。原因: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理解和支持;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斗争的支持。(3)1971年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超过多数),3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的提案。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得到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支持。(4)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的地位受到动摇。因此,中国的胜利是“历史的转折”。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结合文字材料与表格中的数字信息来分析回答,通过数字的变化来揭示出其反映的深层问题。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材料一:1949年11月15日和1950.....”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70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联合国   周恩来   代表权   联大   两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