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高三同学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分组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探究一:东西方的古代文明小题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文明与以雅典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简表。 探究二:近代工业文明 小题2:“万国大工业博览会”展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近代工业文明典范的原因。探究三:理论创新与文明的发展 小题3:请从上述两部历史文献中任选一部,简要介绍其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对革命的主要影响。探究四:现代文明的相互借鉴材料四: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夺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小题4:请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及其作用说明这一论断。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 古代中国古代雅典 ①梭伦改革(2分)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分) ③小农经济;精耕细作(2分) ④人文主义思想起源(2分)小题2: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 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政府以法律形式鼓励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英国率先进入蒸汽时代。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沟通了技术和科学之间的鸿沟。以洛克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或自由主义的思想。小题3:《四月提纲》:1917年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著名的 《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根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总结中心城市起义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山等根据地经验的基础上,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小题 4】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西方国家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古代中国古代雅典 ①梭伦改革(2分)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分) ③小农经济;精耕细作(2分) ④人文主义思想起源(2分)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高三同学就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分组探讨。阅.....”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6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