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题。
解析
小题1:日本是发达国家,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时,日本目前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即到了20世纪末,工业化率下降,因此,①④应为日本的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城市化率要滞后于工业化率,所以③为中国城市化率,②为我国工业化率。小题2:结合前面的结论与图中曲线变化分析可得出,日本的工业化率在1970年左右开始低于我国的工业化率。日本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日本的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对应关系,要结合具体国家的国情具体分析。反思归纳:工业化与城市化(1)工业化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的推进往往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其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和产业升级阶段。这两阶段发生的背景及主导产业均有明显差异。(2)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如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地区迅速变为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且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的理解。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位置:和江的入海处,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相接 城市特点: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 (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1)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结合作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浦东新区的发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7: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64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