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图和右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__________经济地带。(2)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该地种植此作物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每年7、8月份该地常受_________气压控制,易出现伏旱天气。(3)表中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该城市的区域发展阶段已进入_________。(4)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工程建设施工 难度极大,你认为规划人员在设计工程方案时需要查阅该区哪些方面的资料?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东部(2)水稻 亚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3)上海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4)地形、地质、气象等任意一点即可
点击查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长三角地区。(1)长三角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属于东部经济地带。(2)农业生产属于水稻种植业。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伏旱是长江流域7、8月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而形成的典型天气。(3)根据表格数据,上海的产业结构特征: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为主导,说明其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4)注意自然条件,影响跨海大桥建设的自然条件从当地的地形(滩涂)、地质(河口三角洲,地基疏松);气象(风大)、海水运动(潮汐)等方面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图和右下表,回答下列.....”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考点的理解。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位置:和江的入海处,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相接 城市特点: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 (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1)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结合作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浦东新区的发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59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