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2008年9月6 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

更新时间:2023-02-04 14:52:18 阅读: 评论:0

题文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2008年9月6 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环境减灾”A、B卫星是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求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减灾”A、B卫星可以准确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A、B卫星将在一个轨道面内飞行,组网可形成对国土的快速重访能力。回答1~4题。(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2)“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______ A、台风B、洪涝 C、地震D、森林病虫害(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南方雪灾(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就这一课题帮助他们设计合理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2008年4月“蓝藻”再度暴发。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A(2)C (3)利用GPS对灾害发生地进行定位或在救灾中导航;用 RS获取灾区的数据信息,了解灾情分布及变化;用GIS为抢险救灾建立决策指挥系统,制定抢险救灾方案。(4)①获得太湖水质状况遥感影像资料(或建立太湖水质遥感监测预报系统);②对水质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或根据遥感信息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点击查看遥感技术(RS)的应用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主要考查你对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考点的理解。

遥感技术(RS)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概念: 所谓遥感,就是遥远的感知,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传感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由于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

遥感技术系统与分类: 一、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组成。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大体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三大类。 传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如照相机、扫描仪等。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二、遥感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遥感平台的高度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 传感器的工作特点 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比较: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近地遥感遥感平台及高度位于大气层外的卫星、宇宙飞船等,高度大于80千米大气层内飞行的各类飞机、飞艇、气球等,高度小于20千米

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船)、建筑物的顶部

成像特点比例尺最小,覆盖率最大,概括性强,具有宏观的特性;多为多波段成像比例尺中等,画面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对垂直点地物清晰成像;多为单一波段成像比例尺最大,覆盖率最小,画面最清晰,多为单一波段成像应用特点动态性好,适合对某地区连续观察,周期性好动态性差,适合做长周期(几个月及更长)观察  

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遥感是利用装在飞机或人造卫星等上面的光学和电子设备,接收地球上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再传回地面接收站,使用处理和识别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地物的信息。 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与资源普查: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  备注 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将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51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灾害   双星   环境   运载火箭   太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