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二、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

更新时间:2023-02-04 14:51:18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二、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政府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摘自《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 (1912年1月)材料2 本大总统深以履行条约、遵守成例,与友邦敦睦为唯一之基础。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订条约、公约、协约必应恪守,及前政府与外国公司人民所订之正当契约亦应恪守……(外国人)已享有之权利并特行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   ——摘自(大总统宣言)(1913年10月)材料3 反革命恶势力之所以存在,实为帝国主义卵翼之使然……。要求(重)新审订一切不平等条约,即取消此等条约中所规定之一切特权。……国民经济及一切生产力得以充分发展。      ——摘自《孙中山选集》回答: (1)比较孙中山与袁世凯对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态度的相同和不同。孙中山为什么持这种态度?如何评价这一态度。 (2)后来孙中山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认识这种变化?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相同:孙中山和袁世凯都表示承认列强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不同:孙中山是表示接受即成的事实,以后再图改变。袁世凯则是讨好帝国主义,以换取帝国主义对其专制独裁的支持。孙中山想通过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特权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表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反动势力的总后台,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才能发展进步。这是孙中山在思想上一个重大进步。长期的革命斗争使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伟大的转变。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围绕孙中山、袁世凯对待不平等条约的态度组织材料。答题时,结合题目所提问题,分析三则材料关系:材料1与2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材料1与3也有不同,这种不同可从当时历史背景对孙中山产生的影响去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4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条约   材料   政府   外债   民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