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大包干纪念馆、雕塑《十八颗红手印》与《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图》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严俊昌、严宏昌、

更新时间:2023-02-04 14:50:19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包干纪念馆、雕塑《十八颗红手印》与《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图》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等1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此举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大包干纪念馆(1)根据材料一,“十八颗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探索历程,几幅图反映了中国实行什么土地政策?《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图一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图二 今日超市里商品任挑选(2)材料二 两幅图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的? 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近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三十年的征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8年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再次来到小岗村,所见所闻却不禁眼前一亮:随着推动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经济、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等一项又一项改革新试验的启动和深化,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正处在从传统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农业、从城乡二元结构下封闭的旧乡村走向城乡一体化大趋势中开放型新农村的小岗村。正是这些新探索、新转变,让小岗村在近两年时间里,人均收入由3000多元上升至6000多元,摆脱了二十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的状况。今天,小岗村一系列新的改革试验,也再次吸引了关心中国农村问题的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他们都不约而同把“中国改革第一村”作为中国传统农区的缩影,试图从中寻求破解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的新答案。——摘自2008年10月07日新京报《安徽小岗村试验土地自愿流转人均增收3000元》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期间发表谈话指出: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历史事实证明,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农业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再次决定进行新的土地改革?材料四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4)材料四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有何意义?(5)综合上述材料一与材料四,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说明: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2)由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过渡。(1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分)根本原因: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3)原因: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曾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它把土地分成小块承包给农民耕种;B、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经营小块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业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C、必须允许农民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便对农业进行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任意2点即可以给分)(4)措施:实施新经济政策。(1分)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1分)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2分)(5)任何国家要向前发展,必须依据国情进行改革。面对社会问题,应当制定出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可超过2分。)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围绕这一热点的命题太多,但好在因为改革开放的内涵相当丰富,所以考查的角度并不完全相同。本题主要是从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查。还从中外对比的角度来考查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及其相同点。本题综合性高,难度大。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主要考查你对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考点的理解。

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趋势:(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5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4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凤阳县   大包干   手印   纪念馆   雕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