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材料二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

更新时间:2023-02-04 14:46:48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海洋经济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1)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面积增加的有           、              ,面积减少的是           。(4分)(2)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2分)(3)简要分析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答出两点即可,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耕地(1分) 滩涂(1分) 厂矿、城镇居住区(或建设用地)(1分)林地(1分)(2)①水土流失;(1分) ②土地次生盐碱化。(1分)(3)①山东半岛地理位置优越;②山东半岛海岸线漫长;③山东沿海海洋资源类型多样丰富;④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⑤海洋文化底蕴深厚;⑥山东半岛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⑦国家政策优惠支持等。(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2要点即可,共3分)

点击查看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1)直接比较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耕地、滩涂、建筑用地等面积的变化。(2)图示山区均被开垦呈耕地,而导致林地面积缩小,山东位于东部季风区,故可能加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并在耕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水资源不足,存在不合理灌溉,而引起土地盐碱化。(3)发展“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海洋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8分)材料.....”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考点的理解。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区域的划分: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又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区域的特点:区域的特点与区域的性质、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关。(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图示如下:

(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图示如下: (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①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②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③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34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