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甲、乙两幅区域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M、N均是世界著名河流,试分析两条河流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a岛屿旅游业十分发达,阳

更新时间:2023-02-04 14:45:20 阅读: 评论:0

题文

.(19分)读下列甲、乙两幅区域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M、N均是世界著名河流,试分析两条河流季节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4分)(2)a岛屿旅游业十分发达,阳光充足,沙滩细腻,植被茂盛,气候宜人。试分析a岛屿气候成因。(3分)(3)甲与乙区域自然景观是否相同?       成因                     。(4分)(4)甲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具有而乙区域没有的经济作物是      。试说明甲区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                                              。(4分)(5)b岛屿名称在当地土著居民语言中有“多山的地方”之称,旅游业比较发达,但面积狭小的岛屿西南部和东北部降水特点有较大差异,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6)近年来,我国与甲、乙两图区域石油贸易日益增强,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渠道,两区域的四大石油生产国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M河流水量季节变化较大(1分),N河流水量全年比较平稳(1分)。因为M河水量主要来自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区(1分),N河流域靠近赤道,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水量稳定。(1分)(2)a岛屿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1分)冬季,在湿润的西风气流控制下,降水量较大,(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下沉气流控制,炎热干燥(1分)。(3)不同(1分)  甲大部分地区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1分)乙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属热带雨林气候。(1分)(4)棉花(1分)   光热充足(1分),土壤肥沃(1分),灌溉水源便利(1分)(5)岛屿是山地地形,东北部为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1分);西南部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1分)。(6)利比亚、埃及、墨西哥、委内瑞拉(2分)

点击查看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甲、乙分别位于非洲、拉丁美洲北部,因为其各自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气候类型、河流及其他景观特点的差异,所以对其区域的开发应因地制宜,根据其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开发。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19分)读下列甲、乙两幅区域图,分析.....”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考点的理解。

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

区域的划分: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又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区域的特点:区域的特点与区域的性质、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关。(1)层次性,即区域之间是有等级差异的,图示如下:

(2)差异性,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区域内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性越小。(3)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图示如下: (4)可变性,即区域范围、区域界线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①界线的模糊性: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②区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地表空间。③区划的角度、指标、目的不同,同一地表空间,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3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河流   两条   岛屿   旅游业   图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