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

更新时间:2023-02-04 14:44:16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问题。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及的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分别是什么?这两个重大发现马克思分别在哪两部著作中予以系统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据《列宁全集》第23卷

图一

图二

说明:图一为开国大典;图二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苏俄相比,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图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图三中的人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何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图三中的人物和邓小平对马、恩的主张有何类似的发展、突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 (2)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市场经济体制)突出贡献:实施新经济政策,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4)类似的发展、突破:(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

伟大合作(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主要考查你对 [伟大合作(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考点的理解。

伟大合作(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伟大合作:

(1)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严重,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由于对工人运动关注和共同的人生理想追求,1844年,恩格斯到巴黎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见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了伟大合作,开始了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 首先二人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845年又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书中他们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发展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同时,他们把唯物主义延伸到实践领域,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原理,说明他们已经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最终揭开了资本主义的秘密,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确立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做了思想准备。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建党做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846年,他们一同参加了“正义者同盟”,由于他们的工作,“同盟”的成员同意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并对同盟进行了改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改组大会,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主义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拟定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3)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共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首先在物质上给革命巨大支持;其次亲自回德参加革命斗争;再次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在理论上指导各国人民斗争。1849年,革命失败后《新莱茵报》被迫停刊,但是他们继续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工作,认真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

(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主要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