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肢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表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198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唐太宗的思想与孔子政治主张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二、三,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反对任意刑杀、反对暴政)。治国思想:存百姓(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3)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贞观之治”的出现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主要考查你对 [“贞观之治”的出现 ]考点的理解。
“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含义:
唐太宗为帝一朝,确如其名──世民──济世安民。统治过程中,唐太宗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完善了一系列制度,终于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1、概况:①原因概括: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②主要表现: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1)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进士科人才济济。(5)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①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 ②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③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④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评价:①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
贞观之治的表现: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193,唐记九,贞观四年
贞观年间的政治清明: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卷192,唐记八,武德九年十二月 上曰: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轻徭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资治通鉴》卷196,唐记十二,贞观十六年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