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l)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南膏.....”主要考查你对 [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团结) ]考点的理解。
巩固统一国家(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促进民族团结)
平定“三藩” : 1、“三藩”问题的由来: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他们三人位高权重,为清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康熙即位后,三藩存在威胁到中央统治。1673年,清政府下令撤掉三藩藩王称号,吴三桂等随即叛乱。 2、平定“三藩”的经过:三藩联兵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重用汉将,做出果断的军事决策,进行镇压,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三藩之乱”终被平定。3、平定三藩的历史影响: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使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收复台湾:1、措施: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孙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82年,康熙帝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第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政府随即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2、影响: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三征噶尔丹:1、背景: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2、主要战役:乌兰布通、昭莫多3、结果影响: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挫败了沙俄利用准噶尔贵族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巩固对西北边疆的统治。
加强民族团结: 1、尊崇儒家文化;2、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①表现:A.在多伦与内外蒙首领会盟 B.册封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等活佛 ②影响:加强了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
康熙帝统一台湾的经过: 第一阶段,康熙元年到康熙三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后,其子郑经继承了郑氏集团的领导权,占据着台湾地区和福建的金门、厦门等沿海岛屿,与清政府隔海对峙。清政府对郑氏集团实施军事打击与政治招抚、经济封锁相结合的策略和行动,迫使郑经于康熙三年(1664年)撤出金门、厦门等岛屿,退守台湾。第二阶段,康熙四年到十二年。清福建水师进攻台湾行动受挫,此后清政府调整了对台策略,军事上取守势,政治上取攻势,派使者赴台寻求和平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清政府还与郑氏集团展开了经济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第三阶段(康熙十三至十九年),郑氏集团乘大陆发生“三藩之乱”之机,出兵进犯大陆沿海地区,清政府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为基本方针,先鼎力平定三藩之乱,然后对郑氏集团剿抚并用,陆续收复了被郑军占领的沿海地区和岛屿,将大伤元气的郑氏集团逐回台湾。第四阶段(康熙二十到二十二年),郑经去世后,康熙做出了武力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采取“因剿寓抚”的战略方针,一举攻占澎湖,消灭郑军的水师主力,然后运用强大的军事威慑和政治攻势,迫使郑氏集团放弃武力顽抗的企图,向清政府归顺投降,实现了台湾本岛的和平统一。此后,清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府、县等行政机构,又宣布开放海禁,恢复了大陆与台湾间的贸易。这些措施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伦会盟: 康熙帝为加强北部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1691年在多伦诺尔(今多伦)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多伦诺尔是蒙语,意为七溪、七星潭,距北京约八百里。当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其三部十万众南下投清。康熙帝为安置喀尔喀蒙古,并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遂决定于多伦举行会盟。康熙帝于御营殿帐依次召见内蒙古、外蒙古王公贵族,并赐宴。康熙帝还召集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尔喀三部贵族会盟。主要内容为:(1)规定喀尔喀蒙古遵行清朝的法令;(2)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3)废除喀尔喀三部所旧有农济、颜诺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予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等爵位;(4)编组盟旗,设立盟旗制度。此次会盟,改善了喀尔喀蒙古与清之间的关系,并使清王朝对漠北地区的管辖得到了加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3: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