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一项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将被描述为一个反轴心国的“意识形态”集团的形成。人们将会说我们放弃了进一步保持公正的努力,正在蓄意准备进行对立的大国集团之间的战争。这意味着英王陛下政府最终放弃了与德达成谅解的一切希望。——《英国外交文件》材料三 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必须承认我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而且我怀疑它的动机,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联系,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弄得人人不和”。——费林《张伯伦的一生》材料四 事关紧迫,即使与魔鬼妥协也在所不惜。——苏联某领导人的言论(1939年)(1)材料一中图1所示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图2中,张伯伦回国后为什么洋洋得意?(3分)(2)材料二中“英、法、苏三方互助条约”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此条约最终是否签订?(2分)(3)材料三中张伯伦所说的“对俄国极度地不信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4)材料四中“事关紧迫”具体指什么?“魔鬼”指谁?苏联与“魔鬼”妥协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结果?(4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1938年。张伯伦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后,自认为满足了希特勒的侵略胃口,即将实现“祸水东引”的阴谋,英法的国家安全有了保障。(2)目的:制止战争爆发,构筑集体安全。没有签订。(3)反对共产主义的观念。(4)是指德国急于发动世界大战。魔鬼:德国,希特勒。目的:粉碎英、法、美等国推动德国进攻苏联的阴谋。结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推迟了苏德战争的爆发。
北非战场的激战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第(1)问,可以从张伯伦签署《慕尼黑协议》的目的进行分析。第(2)(3)(4)问,可以结合苏联构筑集体安全、苏联与英法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的“避战自保”政策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主要考查你对 [北非战场的激战 ]考点的理解。
北非战场的激战
非战场的激战(1940—1945):
1、北非战场的开辟:1940年7月 2、1940年英军反攻,1941年4月,埃塞俄比亚复国。 3、希特勒派“沙漠之狐”—隆美尔支援意军。 4、北非的拉锯战: (1)一战后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①一战后初期:政策:干涉苏俄;凡尔赛会议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干涉苏俄的活动失败;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 ②20世纪30年代政策: 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二战期间政策: 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 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取胜; (2)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频频得手的原因①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采用新战术,如闪电战,能迅速地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其无西进的后顾之忧。 ②欧洲国家:力量弱小,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落后;长期受绥靖政策的影响,疏于防备,对英法依赖性强。 ③英法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坐失良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