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某区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雾是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而使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多形成于无风的清晨。浓雾是指水平能见度低于100米的雾;浓雾天气不仅对交通有严重影响,其伴随的稳定层大气也使城市污染加重,给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损失。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下图为甲城市气温、降水及浓雾频率分布图。材料三下图为甲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城市冬夏季节的气温习较差大小,并说明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甲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甲城市浓雾出现的主要季节,并分析该季节浓雾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布。(2)甲城市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冬季气温日较差大。夏季多阴雨天气,冬季多晴朗天气。(3)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矿物能源比重大,清洁能源比重小(煤炭比重大,其他能源比重小)。排放粉尘较多,空气质量差;排放酸性气体,易形成酸雨。(4)主要集中于秋冬季节。由于甲城市地处盆地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大气稳定(风速小,冷空气易下沉堆积),河流众多,空气湿度大,秋冬季节多晴日,夜晚降温快,再加上甲城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空气中多粉尘(凝结核多),故秋冬季节浓雾频发。
点击查看区域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某区域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 ]考点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及产业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要素: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 3、成因:生产力是产业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核心,外围地域的发展状况是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条件决定区域产业空间结构的个性。 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呈现面状,交通运输线路呈现线状和网状,城市和工业呈现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呈现岛状。5、区域空间发展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类型: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及其他服务产业。 3、指标差异:三次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就业的比重、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等。 4、空间差异: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 5、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①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③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④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⑤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