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两大地区图”,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山脉①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请写出其中两条:

更新时间:2023-02-04 14:41:54 阅读: 评论:0

题文

(30分)下图为“中国两大地区图”,图中数码代表不同的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请写出其中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山脉②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典型特征为_________,其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作用形成的。(6分)(3)山脉③是我国地势第____和第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④为__________山脉,其所在图中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10分)(4)山脉③南侧地形区为世界最高的高原,农业发展条件总体不佳,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为_______,但该地形区生产的小麦产量高、质量好,请解释其原因。(10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一月零度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中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答对其中两条给4分) (2)黄土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6分)(3)一(2分)   二 (2分) 天山山脉(2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分)(4)热量(2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2分)白天光照强,小麦光合作用充分,积累的糖多,(2分)昼夜温差大,(2分)夜晚温度低,小麦进行呼吸作用弱,消耗的糖分少,(2分)利于有机质积累,使得高原地区的小麦的淀粉含量高,故质量好,产量高。

点击查看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由黄河的位置,可知山脉①为我国的秦岭,它既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还是一月零度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等。(2)②山脉是太行山,它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这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的结果。(3)由塔里木河的位置可以确定山脉③是昆仑山,④是天山山脉,昆仑山是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天山山脉山麓地带为温带大陆气候,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4)昆仑山南侧为青藏高原,这里由于地势高,热量不足,使得种植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河谷地带除了热量充足外,还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势,这都使得作物产量高、质量好。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30分)下图为“中国两大地区图”,图中.....”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考点的理解。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4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20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山脉   自然地理   两大   两条   读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