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

更新时间:2023-02-04 14:38:52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 km,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 km,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1)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害河”,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2)黄河“小水含大沙”,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什么?(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段?(4)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哪些作用?(5)面对黄河中下游的问题,除了修建水利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治理措施?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悬河,过洪能力低,容易决口形成水灾。(2)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3)黄河冬末春初季节黄河的凌汛现象,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4)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5)下游:巩固堤防、整治河道,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系统。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做到保水保土同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点击查看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悬河,过洪能力低,容易决口形成水灾。(2)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冬末春初季节黄河的凌汛现象,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4)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到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5)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做到保水保土同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下游:巩固堤防、整治河道,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系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凌汛及其分布、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到的作用、黄河中下游整治的措施。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黄河是中.....”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考点的理解。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3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1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