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构成比例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

更新时间:2023-02-04 14:38:11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材料1: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构成比例行业名称增加值构成(%)1998年2001年2004年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35.440.141.1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23.820.615.24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2.04.66.65材料2: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1)阅读材料1,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增加值构成变化的特点。(3分)(2)阅读材料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4)简述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 (2)变化:农业产品结构从以粮食作物为主转化为以经济作物为主;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增加);农产品出现地域专营(或出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生产的趋势;(3)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劳动力资源丰富;著名的侨乡之一;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沿海交通便利。 (4) 大量占用耕地;城市和工业高度密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多,社会治安压力大等)

点击查看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直接从材料1的表格资料分析其产业增加值的变化。(2)从材料2反映1980年以前,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而1980年以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经济作物为主,种植结构多样化。(3)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4)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交通、住房、就业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分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广东省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考点的理解。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3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21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