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

更新时间:2023-02-04 14:34:49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产地含油量运输费用(元)生产成本(元/kg)生产方式国产大豆17%0.181.60粗放式进口大豆19%0.161.28集约式材料三: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0.310.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原因是                             。(2分)(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2分)A.靠近市场B.光热充足C.土地肥沃D.水源丰富(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和                         。(2分)(4)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                               。(3分)(5)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2分) (2)C(2分) (3)价格低 含油量高(2分)(4)低(1分)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2分)(5)高(1分)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2分)

点击查看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平原地.....”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考点的理解。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①形成: 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 ③垂直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4:3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199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豆   分布区   商品粮   基地   是我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