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司机逃逸,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与事故发生地相距300米的地方,是一个村庄,住有1万名村民.到3月30日下午5时,中毒死亡者达27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相关链接: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在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密度为3.21g/L(空气为1.293g/L),高压下可呈液态,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ClO﹣为次氯酸根)和金属氯化物等.据专家介绍,氯气被人吸入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人吸入的浓度为每立方米2.5mg的氯气时,就会死亡.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 ;(3)为什么储氯罐内温度升高会引起爆炸?(用分子的观点说明)(4)储氯罐发生的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5)根据储氯罐发生泄漏时的实际状况请回答:你如何迅速、安全地逃离事故现场?(6)氯气泄漏发生后,一直在现场待命的消防特勤队立即用高压水网(火碱液NaOH)连续高空稀释,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了氯气扩散.请写出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在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密度为3.21g/L.(2)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和金属氯化物.(3)氯气是由分子构成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压强增大并超过氯罐的承受极限,故爆炸.(4)因为爆炸后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5)用湿布或用尿将衣服尿湿捂住嘴、鼻,迅速逆风跑到新鲜空气的高处.(6)2NaOH+Cl2=NaCl+NaClO+H2O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29日晚6时许,京沪高速淮安.....”主要考查你对 [安全措施和生活经验 ]考点的理解。
安全措施和生活经验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为了达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稳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等目的而采取的举措与行动。 生活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知识,涵盖健康、营养、饮食、居家、生活小窍门等各方面。
常见安全措施:1、生产爆炸物的厂房不建在闹市区;2、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乘车;3、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4、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5、屋里发生液化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6、火灾自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烟尘进入体内,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等。 常见生活经验:1、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2、金属表面涂油漆防锈;3、燃气热水器要安装在通风的地方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2:5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3002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