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

更新时间:2023-02-04 12:11:32 阅读: 评论:0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栽培的籼稻稻谷,距今约6700——6900年,比号称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塔克遗址出土的稻谷还要早数百年。这些遗物分布在400平方米的范围内,说明这时有丰富的粮食储存物。材料二:在半坡遗址中也发现有谷物的皮壳,是比较耐旱的粟的皮壳。关于粟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与埃及或印度。但许多学者认为后两种说法缺乏考古证据。墨西哥和欧洲虽有粟的发现,但年代均较中国晚。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引发原始居民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水稻和粟的出现会引发原始居民的生活发生变化表现在:原始居民可以不再靠打猎和渔业为生,而可以种植水稻或粟等农作物,生活所需食物可以有稳定来源;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游牧为主,而可以定居下来;粮食收获后需要储存,陶器等手工业就可以获得初步发展。(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浙江.....”主要考查你对 [南方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考点的理解。

南方原始农耕文化(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河姆渡聚落: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特征:1、河姆渡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2、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对比半坡文明和河姆渡文明: 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半坡文明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

农耕生活的作用及农耕文明的发展:农耕生活使人类有了定居的生活,并从事更多的生产劳动,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河姆渡处于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1、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采用骨耜等耕作工具2、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3、手工业发展,制造出大量的陶器,骨器制作比较发达,同时可以制造出简单的玉器。

河姆渡文明的陶器:

半坡文明的建筑与河姆渡文明建筑不同的原因:主要由气候条件所决定,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因此采用半地穴式建筑。南方地区潮湿炎热,地势低洼,因此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2:1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77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堆积物   谷壳   余姚   发现了   材料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