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

更新时间:2023-02-04 11:54:45 阅读: 评论:0

题文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因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此点为焦点,而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2)通过测量得到f=4.68cm(3)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图所示,光屏有些高了,故答案为:光屏的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为12cm,大于二倍焦距(2f=9.36cm),故答案为:倒立、缩小、实像.(4)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所成的像向后,那必须使光屏向后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答案为:远离,能把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主要考查你对 [实像和虚像 ]考点的理解。

实像和虚像

实像:1. 实像是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使底片感光,所以叫实像。 2. 对凸透镜而言,光源在主焦点以外时才能产生实像。 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呈现),是真实光线形成的像。 3.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虚像:1. 由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其反射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该物点的虚像点,其集合叫做物体的虚像。2. 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同侧不能成在屏上。    如果把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前面点上一根蜡烛;此时,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但是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这是因为光源处向四处发光,一些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引起了视觉,我们感到好像光是从另一处(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那里,所以把s'叫做虚像。 而实像则指既能被人看见又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3. 物体的实像和虚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5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3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凸透镜   主光轴   透镜   太阳光   焦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