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半坡博物馆是于1957 年建成我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包括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和两个文物陈列室。前些年,《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氏族村破败不堪,半坡博物馆经营惨淡》。文章指出,如今的氏族村已经破败不堪,很少有人游览,展馆破旧不堪,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展览文物的博物馆自己也变成了“文物”。材料二:2006 年6 月12 日晚,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与原保护大厅相比,新保护大厅加宽了参观通道,增设了辅助展厅,扩大了建筑面积;增厚了围护墙体和改变了屋面结构,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更有利于遗址保护。(1)材料一提到半坡遗址博物馆,如果你是半坡博物馆负责人,你会考虑在遗址保护大厅、陶窑遗址室里展出有关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哪些遗物。 (2)为了改变游客稀少的情况,你会策划哪些表演、游戏项目再现当时的半坡人的生活? (3)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将向游客怎么介绍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4)材料二中半坡博物馆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为了扩大宣传,请你帮他们设计一条宣传语吧。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磨光的石器、木制的耒耜、石刀以及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人面鱼纹盆等彩陶。 (2)策划舞蹈、打斗、陶埙及大祭祀表演,仿古猎奇,娱乐休息,欣赏参与祭祀歌舞节目,进行古器具和工艺纪念品制作表演等。(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主要粮食作物是粟。饲养猪狗等动物,用骨制箭头、鱼叉、鱼钩。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住半地穴式房子,内设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会制作彩陶,有的出现一些刻划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4)追寻米饭之源,体会原始文明。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考点的理解。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聚落: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对比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明: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半坡文明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半坡文明时期住宅(效果模仿):
半坡文化的陶器:从半坡文化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彩陶文化首次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5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2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