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处于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两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不过一万年左右。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谋生不易。大家终日劳累奔波难求一饱,求生的办法既危险(渔猎)又艰难(采集),没有时间进行发明创造,生产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这就很难进入文明时代。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种土地上人工栽培,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他们繁殖。年深日久,一再改进,终于进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任何民族不经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1)由材料得知,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 原始农业生产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 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谈谈你的认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原始农业的出现、定居、饲养业出现。(2)会制造工具、懂得历法、讲求水利灌溉等。 (3)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等。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处于采.....”主要考查你对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考点的理解。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聚落: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对比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明: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半坡文明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半坡文明时期住宅(效果模仿):
半坡文化的陶器:从半坡文化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彩陶文化首次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5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2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