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回答问题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通过图案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02-04 11:52:33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下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回答问题

(1)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2)通过图案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3)你能解释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图案的含义吗?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辅助食物。(2)①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②他们使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粟,用石刀收割庄稼。③家里还养猪狗等动物,吃的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使用着自己烧制的彩色陶器。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做的衣服,过着定居的生活。(3)对人面鱼纹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它具有图腾崇拜的意义,有。这个图案可以说明,捕鱼仍是半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另外这个彩陶盆也不可辩驳地说明,制造陶器的技术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下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回.....”主要考查你对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考点的理解。

原始聚落(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聚落: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对比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明:名称相同点不同点半坡文明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活动都产生了原始的农耕以及原始的手工业(制陶、麻纺织、建造房屋等) 3.都处于氏族公社时期

1.种植作物为粟(世界最早) 2.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 3.建筑为半地穴式建筑

河姆渡文明1.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 2.可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3.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

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半坡文明时期住宅(效果模仿):

半坡文化的陶器:从半坡文化中看到的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化为彩陶文化。其绘画作品有的丰富生动,有的神秘难测,有的则图案化,多绘在盆、钵、罐、细颈壶上,绘画作品多绘在小口器肩,腹和口部,直口器多绘在外壁或口缘外侧,大口器多绘于器内壁。多见黑彩,还有少量红彩。绘画图案古朴、简练,可分三大类:一类为象生性图案,如张口作吞食状的鱼、悠闲的鹿、搜索食物的蛙等动物纹,还有植物纹。这些象生图案同史前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形态生动的动植物纹样是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反映。第二类为几何图案,有三角形,方格纹、编织纹等,这类图案多在钵、罐、盆、壶类器皿外璧上部,许多钵类器口缘外侧绘黑色宽带纹,部分大口浅腹器皿的彩陶图案多绘在内壁上,小口器的图案则绘在口唇和肩腹部,这些部位多是容易看得见的地方,多数图案清晰,笔画疏朗,这些几何图案中,三角纹是由鱼纹图案变化而来,波折纹则是山或水的写意。彩陶文化首次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的,因此半坡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52: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26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半坡   图案   原始   居民   动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