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将铅笔竖直插入水中,会看到水中部分向上弯折C.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

更新时间:2023-02-04 11:50:25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将铅笔竖直插入水中,会看到水中部分向上弯折C.看到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D.黑板“反光”是光的漫反射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平面镜所成的像能用照相机拍摄,故A错误;B、将铅笔竖直插入水中,会看到水中部分向上弯折,这是发生了折射的原因,故B正确;C、看到水中的石块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水中的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故C错误;D、黑板“反光”是光的镜面反射,故D错误.故选B.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主要考查你对 [光的折射现象 ]考点的理解。

光的折射现象

概念:概念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如图所示(1)对光发生折射现象的理解:入射光和折射光分别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因此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方向也往往发生改变 (2)通常在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在界面上也同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3)光线垂直射人界面时,将不会看到折射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到盆底深度变浅;潜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等。

常见折射现象及解释:1.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会造成许多光学现象,如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半斜捅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曲,鱼缸中的鱼看起来变大,海市蜃楼等。要解释这些现象,首先要知道看见的并非实际物体,而是物体经折射后成的虚像。 2.举例分析光的折射现象以池水看起来“变浅”为例,其原因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里,假设从水池底的一点A射出的两条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如图甲所示),眼睛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人的感觉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就会觉得光好像是从水中的A’射入我们眼睛里的,因此我们会觉得A’比A高了,即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变浅”了。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    若从水中去观察岸上的物体,P点的位置将会升高,如图乙所示。例如跳水运动员在水下观察10m跳台,就会感到其高度超过10m。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岸上看水里和从水里看岸上相同,都是看到升高了的虚像。    补充:人眼之所以看到物体的虚像,都是因为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人眼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这就使人在折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看到一个虚像。

光的折射的特殊情况: 全反射 1. 定义:光由光密(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 2. 原理:公式为n=sin90°/sinc=1/sincsinc=1/n (c为临界角)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只产生反射而不产生折射的现象.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达到90°,这时在光疏介质中将不出现折射光线,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均不再存在折射现象,这就是全反射.所以产生全反全反射全反射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    所谓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两物质相比,折射率较小的,光速在其中较快的,就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光速在其中较慢的,就为光密介质。例如,水折射率大于空气,所以相对于空气而言,水就是光密介质,而玻璃的折射率比水大,所以相对于玻璃而言,水就是光疏介质。    临界角是折射角为90度时对应的入射角(只有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3. 全反射的应用: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重要应用。蜃景的出现,是光在空气中全反射形成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5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82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中   的是   都是   平面镜   虚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