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

更新时间:2023-02-04 11:01:24 阅读: 评论:0

题文

探究题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一次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盛会。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任务一:梳理知识(1)列举古代中外人类文化成果各一例。(2)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一个示例。(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说出这次工业革命不同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任务二:解决问题(5)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任务三:思考感悟(6)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解析

(1)示例:中国:司母戊鼎等。世界:巴黎圣母院等。(说明:所列文化成就,领域不限。只列出中国的或世界的,只得(2)英国蒸汽机的广泛运用。(3)电力、石油。电和石油用于驱动汽车;电灯、电话等。(说明:能源只答出一个不得分。示例答出任何一点符合题意的都可得分)(4)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科技发明由一国出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科技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在上升。(说明:标志全部答出才可得分。特点答一点得,得分不超过(5)观点一: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并广泛用于生活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分)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1分)④总之,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分)(说明:按三次科技革命的顺序进行阐述,缺一点扣1分;答出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或表现等,都可得分。结论得1分)观点二:①七世纪初起,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大力倡导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革。(2分)大化改新后日本迈入封建社会。(1分)②十九世纪中期,日晒积极向西方学习,引进科学技术,提倡“文明开化”。(2分)明治维新使日本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行列。(1分)③中国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如举办世博会等。(2分)中国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1分)④总之,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1分)(说明:①②③分别举一个事例说明得3分,其它符合题意要求的事例也可得分。④是结论得1分)(6)①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精神,勇于创新。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行可持续发展。(2分)②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要重视文化交流,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探究题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主要考查你对 [夏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青铜艺术 ]考点的理解。

夏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青铜艺术

青铜:是指铜与锡的合金,还加入少量的铅。青铜中的铜,系指红铜,质地比较柔软,铸成工具或器具不太适用,而加入锡变成青灰色,所以叫青铜,质地坚硬,制造出来的工具,使用比较合适,制成的器具也相当美观。

商周青铜艺术: 商周饕餮纹拓片:

青铜艺术:意义: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成都平原——“三星堆” 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本文发布于:2023-02-04 11:0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2717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让我们   科技   生活方式   盛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